11 月 27 日下午,学校瓷刻社团在非遗学院 204 教室举办了以“瓷琢丹青·匠心独运”为主题的瓷刻社团活动,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非遗学院、纺织服装学院、商学院、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学院的20名学生参与。
活动伊始,非遗学院院长陈银付向学生深入介绍了大丰瓷刻的定义、工具、材料、技法以及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他强调,大丰瓷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,值得每一位学子去深入了解、学习和传承。
在实践过程中,学生们在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卢国华的指导下,以“二十四孝”为主题进行瓷刻创作,运用钢凿、铁锤在瓷器上精雕细琢,体验着大丰瓷刻的独特魅力。
学生们在创作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体会到了匠人精神的深刻内涵。他们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活动,不仅加深了对大丰瓷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,还激发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。
本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,也进一步推动了大丰瓷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。非遗学院将继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,让更多的人了解、喜爱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,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