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师联动・文创融新|非遗课堂 “活” 态升级的教学实践
作者:郭文萍/文 郭文萍/图 张云/审核 发布者:非遗学院发布者:非遗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9-15浏览次数:10
“要让竹纹在发绣文创上‘活’起来,先得画好竹的‘骨’,再绣出竹‘魂’。”9月15日上午,专任教师王洛涛与国家级发绣非遗传承人陈伯余携手授课,以“竹子画法与绣法” 为核心,为20 余名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搭建起“传统技艺+ 现代设计” 的学习桥梁,让课堂既富非遗韵,又紧扣文创落地需求。授课过程中,陈伯余大师围绕“竹子工笔画基础与发绣转化” 展开讲解,精准抓住关键逻辑:“画竹讲究气韵,线条要能体现竹子的挺拔质感,要能对应不同发丝的粗细与排布方式,这样绣出来的竹纹才够生动。” 他通过现场示范画稿与展示发绣成品的对比,让学生直观理解“画法为绣法服务” 的核心思路。王洛涛则全程衔接文创设计场景,将技艺讲解与实际产品需求紧密结合,通过展示不同文创产品的竹纹案例,引导学生思考“画绣技艺如何适配市场需求”。课后,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:“以前只关注竹纹好不好看,现在知道还要考虑能不能绣、适不适合做成产品,对‘文创设计’的理解更全面了。” 陈伯余对此次双师教学十分认可:“和专业教师配合,能让非遗技艺更精准地对接学生的设计思维,避免技艺传授与实际应用脱节。” 王洛涛也表示,后续会将这类双师教学模式延伸到更多传统题材,进一步推动非遗技艺与文创教学的深度融合。未来,非遗学院还将继续邀请非遗大师与专任教师组建教学团队,围绕更多传统元素开发课程,助力学生在掌握专业设计能力的同时,传承非遗文化,打造出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