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9日,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,强化非遗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师德修养,学院在非遗学院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师德师风专题会议。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参会,会议聚焦师德师风建设核心任务,通过政策解读、案例剖析、交流研讨等形式,筑牢教师思想道德根基,为非遗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。
会上,非遗直属党支部书记刘璐围绕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展开系统解读。她结合非遗教育的专业特性,从“坚定政治方向、自觉爱国守法、传播优秀文化” 等核心条款切入,用通俗生动的语言阐释准则的内涵要求,明确教师在非遗传承教学中需坚守的职业底线与行为规范。
刘璐选取了近年来教育系统内违反“十项准则” 的典型案例,从学术不端、言行失范、师德失范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,通过案例还原、原因探究、后果警示,引导全体教师以案为鉴、警钟长鸣,深刻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严肃性,自觉规范教学行为与个人言行。
非遗学院副院长张云对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》进行全面解读。她从文件出台的时代背景、总体要求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,深入剖析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。结合非遗学院的办学定位,张云强调,非遗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教育者,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,更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,需将师德师风建设与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相融合,在教学中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、价值观。她呼吁全体教师以意见精神为指引,将师德修养融入日常教学、科研与育人全过程,争做“四有” 好老师。
在交流研讨环节,参会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踊跃发言。大家围绕“如何在非遗教学中践行师德规范”“怎样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文化传承相结合”“面对新形势下的师德挑战该如何应对” 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,分享了各自在师德修养、育人方法上的经验做法。部分青年教师表示,通过此次会议的政策解读与案例学习,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师德建设方面的责任与不足,未来将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;资深教师则结合多年教学经历,呼吁全院教师传承优良师德传统,发挥传帮带作用,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。
此次师德师风专题会议的召开,不仅让全院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与方向,更凝聚了共识、激发了动力。全体教师将坚守育人初心、涵养高尚师德,以过硬的政治素质、精湛的业务能力、高尚的道德情操,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非遗人才。

